第422章 四谛_问剑
E小说 > 问剑 > 第422章 四谛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22章 四谛

  第422章四谛

  没人能预想到鉴泉会暴起杀死镇抚司副指挥使与洛阳昊天道观观主。

  这就跟没人会觉得元旦大朝会上,学宫山长连玄霄突然杀死皇帝皇后、宣称自己来当虞国皇帝一样。

  太过离奇诡异,难以置信。

  “鉴,鉴泉大师,”

  邢彭越的视线,极为艰难地从公孙长逸的尸首上挪开,声音微颤道:“你这是”

  “还没反应过来么?”

  鉴泉温和笑着,

  雷电囚牢随着熊拓海的死亡而缓缓消散,被困在其中的影魔,立刻贴着地面,游到了鉴泉脚下,重新化为阴影。

  监牢庭院的四面围墙上满是火把,但鉴泉的影子只有一个。

  “从来就没有什么释醒僧,一直是你。”

  隋奕声音苦涩道:“你先用影魔陆续袭杀了黄雨三、高福运等人,制造邢州城有连环杀人案的事实。

  伱知道邢州镇抚司必然会通报上级,所以你提前到了洛阳,找到公孙长逸副指挥使,编造了与释醒僧有关的消息。

  由于你是见过释醒僧的最后一人,而且还是虞国禅宗的领袖,最了解禅宗功法,

  公孙长逸必然会带你来到邢州,而你则借此机会,袭击杀害他。

  为了让行动顺利,你还特意编造出了所谓‘释醒僧在按照六道轮回杀人’的说法,骗邢州城的李乐菱离开。

  因为你知道,李乐菱身边必然暗中跟着实力高强的皇宫供奉。

  会阻碍到你的计划。”

  鉴泉微笑聆听,散发出的温和气质,不像是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者,更像是干完一天农活归来的慈祥老汉。

  “如果事实如施主所说,”

  待到隋奕说完之后,鉴泉才悠悠开口道:“贫僧为什么要袭击杀害邢州道观的观主呢?一旦这么做,必然会导致洛阳昊天道观的观主熊拓海一并到来,贫僧岂不是在给自己平添负担么?”

  “.”

  隋奕不禁沉默,她确实怎么也想不通鉴泉这么做的动机。

  要知道他现在已经是虞国禅宗领袖,徒子徒孙无数,他所编纂的脖颈,在未来也必将成为显学。

  地位,实力,名望,权势,鉴泉都已经站在了僧侣的顶点,他没有任何理由公然反叛虞国。

  即便是最微小的可能,比如他是周国很久以前派到虞国的间谍密探,也不会选择在邢州这个没有战略价值的城市,做出缺少战略意义的行动——

  还不如进宫行刺呢。

  “贫僧不是周国、荆国之类的密探,也不是什么潜伏得极深的魔教门人,更没有受到异化物的影响操纵。”

  鉴泉平和道:“贫僧白天所说的故事,大部分都是真实的,只有几处细节存在差异。

  半年前,贫僧在云游四方时,遭遇了自称哈佛的释醒僧。

  当时他和一个自称桫椤的女子一起,二人声称来自于此前破坏长安城郭的昭冥组织,特地来招募贫僧。”

  鉴泉目光微凝,回忆道:“贫僧对于去年七夕的长安异变略有耳闻,与友人写信通讯时知晓过昭冥二字,自然提起警惕,虚与委蛇,时刻准备镇压二人。

  释醒僧猜到贫僧的打算,提前拿出了一卷经书。

  一卷先秦时期,由摩诃勒弃多从天竺带来的,鹿野苑札记。

  其作者是一位姓名已经亡佚的最早僧伽成员,他在鹿野苑聆听佛祖演教,记下心得体会与心中困惑。”

  佛祖三十五岁在菩提伽耶一棵毕钵罗树下,经跏趺坐,觉悟成佛,此后收受弟子,传布教化。鹿野苑便是初次演教地点。

  “贫僧有幸读过许多梵文经典,甚至包括虞初陈祎大师从那烂陀寺带回来的古禅典籍。因此能辨认出,那卷札记并非伪造。

  至于上面的内容,则是佛祖亲自讲解的四谛。”

  鉴泉说道:“佛陀因证悟世间一切生灭规则而成佛,但因万物生灭过于深奥难解,佛特意简化,以四谛来说明生死流转与解脱之道的【缘起】道理。

  一为苦,二为集,三为灭,四为道。

  苦谛,是人生之苦,如生老病死。因为有苦,所以无法解脱。”

  集谛,是说众苦之因,能召集众苦之果,指出一切苦借因贪欲、嗔恨、愚痴三种本能。

  灭谛,便是要像熄灭蜡烛一样,灭却贪、嗔、痴三毒,了除苦果,证得清净寂灭。

  道谛,是彻底的悟道。不追求感官上的享受,或者通过自虐苦行寻求快乐。

  而是发掘内心,寻求宁静。

  一旦证得四谛,便能涅槃解脱,成为世间最快乐,最无拘无束之人。

  他不为过去之苦而痛苦,不为未来之苦而纠结,只活在当下,心中充满慈悲、和善、博爱。四谛是禅宗教义之基础,所有哲思都与四谛有关。古往今来,不知道多少先贤前辈为其添砖加瓦。

  甚至有许多僧侣声称,已经有人征得了四谛,获得了最终的解脱。

  即此是苦,我已知;此是集,我已断;此是灭,我已证;此是道,我已修。”

  鉴泉娓娓道来,声音温和平静,蕴含着坚定的力量。

  若忽视他双手鲜血,与脚下两句死尸,便和禅宗讲法没有区别。

  “但,他们都错了。”

  鉴泉悠悠一叹,“苦,集,灭,道。苦为四谛之起源。只有认识众生之苦。才有后续的彻悟。

  当初的佛陀,是怀着绝大的仁爱,去观察人的生老病死,方能感同身受。

  而如今僧侣,不事生产,只是旁观世人劳碌,妄图通过观察他人,来体悟仁爱,了悟自身。

  此举如南辕北辙,缘木求鱼。越是坚信,便离正道越远,离错觉越近,绝无证得四谛、涅槃成佛的可能。

  像是一条搭在无边苦海上的桥梁,中间缺少了一截,哪怕距离苦海尽头仅仅只有最后数丈距离,也是咫尺天涯,无论如何都无法跨越过去。

  鹿野苑札记中的内容,则补上了这缺失的道途。

  即,

  将自己完全代入到他人的人生之中,彻底而清晰地感受他人的痛苦、快乐,

  也可以理解为,他化自在天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56e.net。E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56e.net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